8月25日至26日,中铝高端制造首届科技创新大会在重庆召开,本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和中铝集团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总结近年来中铝高端制造科技创新工作,主动承担“排头兵、主力军、引领者”的职责和使命,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为目标,深化科技创新的赋能和引领作用,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奋力开创中铝高端制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中铝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中铝高端制造董事长叶国华以视频方式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中国工程院4位行业资深院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重庆市有关部门、九龙坡区、6所高等院校以及14家合作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应邀出席会议。中铝集团科技创新部、中铝高端制造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科技的负责人,科技管理职能部门人员,受表彰的优秀团队和先进个人代表共1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铝高端制造党委书记、总裁李谢华主持。
中铝高端制造监事会主席蒋鹏传达了中铝集团科技创新会议、人才工作会议以及科技推进会议精神。
中铝高端制造副总裁黎勇作了题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科技进步,为引领世界一流铝基先进材料发展而不懈奋斗》的科技创新工作报告。报告从保障战略需求坚强有力、科技研发成效显著、科研基础愈发牢固3个方面回顾了中铝高端制造“十三五”以来的科技创新工作,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科技工作目标、任务和8项主要措施:一是深化科技改革,构建新型管控模式。二是加大研发投入,增强科技创新驱动力。三是加快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四是加强队伍建设,筑牢科技创新基础。五是规范研发管理,提高科技创新质量。六是加强质量管控,提升产品竞争实力。七是深化价值创造,培育一批科技成果。八是强化党建引领,凝聚科技创新合力。
叶国华表示,近年,中铝集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承担“排头兵、主力军、引领者”职责和使命,整合集团内部资源,构建多层次创新体系,联合开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效推动了我国民机铝材打破国外垄断。中铝高端制造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为目标,围绕材料开发、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等关键领域研发布局,掌握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支撑国家在多项领域掌控产业发展的“命门”和主导权。
叶国华要求,中铝高端制造一方面要继续坚持深化科技创新改革,点燃科技“赋能引擎”,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从科技体系这个根源上打通科技创新之路。另一方面要坚决紧跟国家战略布局,聚焦高端细分领域,优化产品结构和布局,强化资本运作,打造“材料+应用服务”能力领先、循环经济体系完备、产业链平台协同共赢的商业发展模式;聚焦航空航天、汽车轻量化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推进现代产业链链长、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复生对中铝高端制造近年取得的系列科技成果表示祝贺,希望其与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进一步加强合作,发挥优势,发展新技术,着力解决国家迫切需求的关键材料“卡脖子”技术瓶颈问题,为国家材料行业实现换道超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努力把国家轻金属材料做得更大更强。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秘书长章吉林希望中铝高端制造继续紧跟国家战略布局,加快技术创新策源地建设,力争短时间内成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的需求提出者、创新组织者、技术供给者、市场应用开拓者,不断提升高端制造水平,将中铝高端制造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铝基先进材料产品和供应商。
大会宣读了“十三五”以来中铝高端制造受到上级表彰的科技创新优秀集体、项目及个人荣誉情况以及《关于表彰中铝高端制造首届科技大会科技创新标兵及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决定》,对科技创新标兵和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进行了表彰;对中铝高端制造牵头组建的重庆市轻合金产业链创新联合体进行了授牌;签署了与高校科技合作协议;发布了首批中铝高端制造企业标准;优秀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作了发言。
中铝高端制造党委书记、总裁李谢华就贯彻落实好大会精神要求各所属企业要以此次科技创新大会为契机,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提升民生保障能力为己任,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为目标,深化科技创新改革,点燃科技“赋能引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5日下午,与会代表听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潘复生、张平祥、李贺军以及行业资深专家楼瑞祥作的专题报告。26日上午,与会代表围绕新技术开发、新材料研制等具体工作开展了交流讨论。
文:杨 磊
图:李 影
版权所有 澳门威尼l斯人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澳门威尼l斯人